今天看到一个很有意思的观点,是关于“无聊”的,在这里记录并分享一下。
什么是无聊?
书籍名称叫《如何成为一个有趣的人》,在谈论到无聊这个话题的时候,作者并没有直接阐述他对无聊的定义,而是先提出了他根据付出和回报两个维度建立的一个坐标系:
![](https://xp329486175.github.io/images/blog/2019-11/book_01.png)
高付出高回报:称之为
“正事”
。
低付出低回报:称之为“消遣”
。
高付出低回报:称之为“倒霉”
。
低付出高回报:称之为“幸运”
。
倒霉事没人愿意做,幸运事可遇不可求。这里主要谈谈正事和消遣。
其实理解起来很简单。比如想得到名牌大学的录取通知书,需要付出多年的埋头苦读。这便是正事。 想获得杀伐果决的快感,只需要点开游戏软件。这便是消遣。
每个人在选择做一件事的时候,或多或少他都会在心里列一个等式:付出=回报?
而快节奏的现代生活大大提高了人们对于刺激反应的阀值,降低了人的耐心。当一个人既不愿意为“正事”付出大多,又嫌弃“消遣”回报太少时,一种困惑、迷茫、犹豫、不悦的感觉就出来了,这便是:无聊
。
一个人真正无聊的时候,不是没事干的时候,相反可能还很忙:暑假还剩以后再假期作业还一点没动,下个月就要考的证还没复习完,明天开会要讲的ppt还没写,可还是觉得“什么都不想干!好无聊!”。
这个时候,有的人会用消遣来代替正事。消遣的时候有事可做是不无聊的,但等到消遣完正事一点未动,deadline又近了一步,此时积蓄已久的无聊感裹挟着愧疚感如同开匣放水奔腾而下,我们称之为:拖延症。
无聊是一种特权
人类幸福的两大死敌:痛苦和无聊。痛苦和无聊之间是双重对立的关系,生活的艰辛和匮乏往往会产生痛苦,而丰裕和安定就产生无聊。
因此我们看见劳动阶层与匮乏和痛苦进行着永恒的斗争。 而有钱人的上流社也会持久地与无聊进行一场堪称绝望的搏斗。
所以,当你感觉无聊的时候,或许应该先想想,你是否够资格无聊。【允悲】